查看原文
其他

【平安基金研究团队】基金深度报告:权益基金专题一:“打新”基金的选择

平安基金研究团队 平安研究 2022-04-22

分析师


陈瑶    投资咨询资格    S1060520060002




摘要


现行新股申购规则下,公募“打新”策略多元化:目前,市场上“打新”基金普遍采取两大类策略:一类是“底仓+债券+打新”的“固收+”策略,即维持最低的底仓要求,个股以高ROE、低估值的蓝筹白马股为主,加上大部分的固收仓位,以获得稳定的打新收益,基金经理的债券投资能力会影响基金整体业绩表现。另一类是“底仓+股票+打新”的“股票+”策略,往下又细分3类子策略,分别是主动管理、指数管理以及股指期货对冲。其中,主动管理策略偏向在“打新”的基础上,发挥基金经理的主动选股能力;而指数策略主要是按照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指数构建组合,同时需要客户通过股指期货工具对冲股票资产波动,获取纯“打新”收益。


“打新”基金的筛选:整体上,投资者可以遵循“2个基于+2个关注”原则,即1)基于投资目标选择相应产品类型。一般投资者对于“打新”基金还是以“追求绝对收益”为主要诉求,在选择产品时还是以灵活配置、偏债混合等股票仓位下限较低的品种为主。2)基于自身风险收益偏好,选择相应规模、仓位以及底仓策略。不同底仓策略对应不同的仓位运作中枢和最优规模,叠加不同底仓资产的波动性,令基金业绩表现出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3)关注基金产品和基金公司整体的“打新”积极性(反映对新股机会的参与程度和偏好)和询价中签率(刻画新股报价能力)。4)关注基金和基金公司历史业绩、风险表现,选择“打新”基金,分享新股红利。


创业板新规启动在即,“打新”红利正在路上:2020年8月4日将迎来创业板注册制下首只新股申购。我们认为,在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背景下,创业板有望复制科创板的路径,即发行规模大幅增加,网下配售比例提高,中签率抬升,新股收益增厚。通过基金参与创业板打新,特别是注册制改革初期首批新股,或能对投资收益带来较为可观的增厚效果。


风险提示:1)本报告基于对历史数据进行客观分析,提出结论,仅供参考。2)基金过往投资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3)创业板注册制的推出,一定程度降低的企业上市的门槛,新股的发行和定价更加市场化,或存在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可能,“打新”绝对收益的特征或将弱化。


01

现行新股申购规则下,公募“打新”策略多元化

现行的新股申购规则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与2014年规则相比,主要有两大变化:1)取消预缴款机制,转变为市值配售,2)网下“打新”市值门槛不断提升(目前如果想要同时参与科创板和创业板打新,需要沪深两市各6000w底仓)。如果基金经理想要降低底仓波动对净值的影响,势必要提高打新基金的规模,但规模增加又会摊薄新股收益对基金净值的贡献。因此,在现行规则下,市场上纯做“打新”的基金越来越少,更多是“打新”配合不同的投资策略,投资者在获得新股收益的同时,还需要承担底仓的风险。


目前,市场上“打新”基金普遍采取两大类策略:一类是“底仓+债券+打新”的“固收+”策略,即维持最低的底仓要求,个股以高ROE、低估值的蓝筹白马股为主,加上大部分的固收仓位,以获得稳定的打新收益,基金经理的债券投资能力会影响基金整体业绩表现。另一类是“底仓+股票+打新”的“股票+”策略,往下又细分3类子策略,分别是主动管理、指数管理以及股指期货对冲。其中,主动管理策略偏向在“打新”的基础上,发挥基金经理的主动选股能力;而指数策略主要是按照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指数构建组合,同时需要客户通过股指期货工具对冲股票资产波动,获取纯“打新”收益。


而“打新”基金的产品类型也由原来的集中在0-95%灵活策略混合型、偏债混合型、避险策略混合型、股票多空型等股票仓位下限较低的几类基金品种,拓宽至各类主动股票混合型基金,甚至是指数基金。


02

“打新”基金的筛选

整体上,投资者可以遵循“2个基于+2个关注”原则,即1)基于投资目标选择相应产品类型。一般投资者对于“打新”基金还是以“追求绝对收益”为主要诉求,在选择产品时还是以灵活配置、偏债混合等股票仓位下限较低的品种为主。2)基于自身风险收益偏好,选择相应规模、仓位以及底仓策略。不同底仓策略对应不同的仓位运作中枢和最优规模,叠加不同底仓资产的波动性,令基金业绩表现出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3)关注基金产品和基金公司整体的“打新”积极性(反映对新股机会的参与程度和偏好)和询价中签率(刻画新股报价能力)。4)关注基金和基金公司历史业绩、风险表现,选择“打新”基金,分享新股红利。


本文将重点从“打新”行为、产品策略和公司平台实力这3个方面展开分析。


2.1“打新”行为统计


基金获取新股收益必须建立在成功打中新股的基础上。在现行规则中,网下投资者可能因为申报价格过高或者过低被剔除,无缘新股获配。因此基金/公司的“打新”行为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基金收益。我们主要从积极性和询价中签率2个维度进行分析。


积极性


积极性,即期间参与询价的新股数量占期间新股总数之比,是刻画基金/公司“打新”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基金/公司是所有新股都参与,还是有选择性的参加,参与程度如何,都会对业绩产业影响。


新股红利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特色,一直以来能够为投资者创造绝对收益,在市场大幅波动以及“资产荒”背景下,成为投资者追捧的对象。特别是2019年3季度科创板新股上市以来,基金/公司整体新股参与度持续提升。以2020年2季度为例,超四成基金、八成基金公司积极参与市场上90%的新股申购。


询价中签率


询价中签率,即期间中签新股数量占期间参与询价的新股总数之比,是基金管理人“打新”能力的重要体现,这一指标数值越高且越稳定,表示管理人的新股报价能力越强。


我们统计了2019年Q3(科创板新股上市)至今基金/公司的新股询价中签率数据,1)平均来看,约68%的基金申购10只新股能中签9只,汇总到基金公司来看,51%的公司平均新股询价中签率超90%;2)科创板相对于其他板块上市新股报价难度偏高,平均来看,仅39%的基金申购10只新股能中签9只,汇总到基金公司来看,28%的公司平均新股询价中签率超90%;3)2020年以来网下投资者报价难度上升,新股询价中签率波动加大,尤其是科创板,新股询价中签率持续显著降低。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同一家基金公司可能会由不同的基金参与不同的新股申购,且对于同一只新股,基金报价也可能存在差异,令单一产品与基金公司在积极性和询价中签率表现上有所不同。因而在筛选打新基金时,需要综合单只产品和公司整体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估挑选。


事实上,除了积极性和询价中签率之外,新股的质地也会影响投资收益。基金网下获配新股,有一些是有锁定期要求的,如3个月、6个月、12个月甚至更长。我们可以通过这部分股票在锁定期内的表现,分析基金/公司,特别是那些选择性参与新股申购的基金/公司的新股选股能力。



2.2 产品策略


所谓“打新”基金,广泛的定义是指投资者可以通过该基金产品获取新股的绝对收益,因而底仓资产表现显得十分重要。


底仓表现


我们假定基金在新股上市后第一个开板日就以收盘价卖出,基金参与这只新股获得的收益即为获配新股数量*新股发行价*新股上市到第一个开板日收盘涨跌幅,将期间基金参与的所有新股(按上市日期统计)的收益汇总,并除以期初基金规模,得到对基金新股收益率的估计。进一步,对区间基金业绩剥离新股收益后得到底仓资产收益率。


基于打新基金获取新股绝对收益的目标,关注底仓持续获得正收益,同时波动相对较小的产品。


进一步,我们还能根据基金财报利润数据,将基金的收益大致分解为股票新股、股票非新股和债券3大部分,进而明确统计区间内,新股是基金主要收益来源,还是只是增强收益的工具?底仓部分股债资产是否获得正收益?其中主要是依靠债券贡献收益还是非新股的股票贡献?


由于各类资产的投资业绩会受到市场的影响而发生波动,我们通过区间各类资产配置比重以及各类资产代表指数表现,估算期间基金的股票配置收益和券种配置收益,即beta部分收益,并将其剥离,从而得到基金的股票alpha和债券alpha。这里的alpha不仅包括标的的alpha,还包括股票风格资产/行业的偏配,债券信用下沉和久期杠杆伸缩带来的超额收益。


通过分析基金股票、债券持仓结构和标的特质,识别产品运作策略。


下表列举了3只基金,可以看到,在底仓资产配置上,

1)中银多策略底层以资产配置贡献主要收益,权益部分长期稳定在大盘风格,以金融和消费板块配置为主;债券部分偏好高等级信用债,平均利率敏感性低于同业。

2)易方达新益权益配置保持新股策略底仓要求,品种主要以确定性高、估值合理的价值成长股为主;债券配置以高票息、资质优良的信用品种为主,有一定比例的信用下沉。

3)民生加银鑫喜权益资产方面优选银行、消费、医药等稳定性强且波动小的行业以及一部分科技板块的龙头品种;债券部分偏好高等级信用债,有一定比例信用下沉,平均利率敏感性低于同业。


最优规模 v.s. 仓位中枢


由于现行的新股规则提高了“打新”底仓市值要求,基金需要根据自身运作策略/收益风险定位,设定一个最优管理规模和对应的运作仓位中枢,在此中枢基础上,可能采取恒定比例,也可能会加入择时操作。还有部分产品基于绝对收益控回撤的思路,在不失去资格的前提下,阶段性降低仓位。


我们假定债券资产收益按年化3.5%(2年期AA+企业债到期收益率)计,简单测算不同仓位组合在各种市场环境下的收益、风险表现。


整体上看,若是要参与沪深两市主板以及科创板或创业板其中之一的新股申购,需要满足7000w底仓要求,对于主动管理的“打新”基金来说(不考虑底仓按照指数构建的情况),出于尽可能控制波动同时收益不被严重摊薄角度考虑,维持股票仓位不高于40%,此时对应的基金规模介于2-5亿;若将底仓市值提升至1.2亿,即可以同时参与科创板和创业板新股申购,这时最优规模上限将有所提升,大概在8-10亿(对应股票仓位在10%-40%)。


而对于指数管理的“打新”基金来说,以上证50为例,第一大重仓股中国平安2020年6月30日权重约13.32%,为确保重仓股票在基金中的占比不超过10%,设定基金股票仓位在75%以内,对应最优规模在1-2亿左右。


2.3 基金公司平台实力


公司平台实力也是筛选产品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对于采取“固收+”策略的“打新”基金而言,底仓主要以债券配置为主,因此,公司固收资产投资能力和信评实力十分重要;而对于采取“股票+”策略的“打新”基金而言,考验的是公司权益资产投资能力。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创业板注册制的推出,一定程度降低的企业上市的门槛,新股的发行和定价更加市场化,或存在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可能,这将是对基金管理人选股能力,甚至公司投研平台实力的一个挑战。


03

创业板新规启动在即,“打新”红利正在路上


2020年7月24日,中国证监会批准4只创业板注册制新股IPO注册,随后在7月27日深交所发布其中2只启动发行,于8月4日发行申购。


我们认为,在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背景下,创业板有望复制科创板的路径,即发行规模大幅增加,网下配售比例提高,中签率抬升,新股收益增厚。通过基金参与创业板打新,特别是注册制改革初期首批新股,或能对投资收益带来较为可观的增厚效果。


我们以科创板新股上市以来数据为基础,设定募资规模为 500 亿、1000 亿2种情况,假定创业板注册制网下发行比例介于30.43%-68.46%, A类投资者网下配售比例平均为44%,网下A类投资者获配比例调整系数为0.89,回拨比例10%,测算不同期望收益率和产品规模下,基金参与创业板注册制新股申购收益率范围。


创业板打新收益率=(新股融资规模*网下发行比例*网下投资者配售比例*比例调整系数*回拨比例*期望收益率)/基金产品规模


结果显示,以规模2亿的基金产品为例,若创业板未来年度募资规模达500 亿,新股上市后平均涨跌幅100%,预期的“打新”收益率介于2.94%~6.61%;若创业板未来年度募资规模达1000 亿,新股上市后平均涨跌幅100%,预期的“打新”收益率介于5.87%~13.21%。


04

风险提示

1)      本报告基于对历史数据进行客观分析,提出结论,仅供参考。


2)      基金过往投资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3)      创业板注册制的推出,一定程度降低的企业上市的门槛,新股的发行和定价更加市场化,或存在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可能,“打新”绝对收益的特征或将弱化。


评级说明及声明


股票投资评级:

强烈推荐 (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20%以上)

推       荐 (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10%至20%之间)

中       性 (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相对沪深300指数在±10%之间)

回       避 (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10%以上)

行业投资评级:

强于大市 (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5%以上)

中       性 (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相对沪深300指数在±5%之间)

弱于大市 (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5%以上)

公司声明及风险提示:

负责撰写此报告的分析师(一人或多人)就本研究报告确认: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公司研究报告是针对与公司签署服务协议的签约客户的专属研究产品,为该类客户进行投资决策时提供辅助和参考,双方对权利与义务均有严格约定。本公司研究报告仅提供给上述特定客户,并不面向公众发布。未经书面授权刊载或者转发的,本公司将采取维权措施追究其侵权责任。

证券市场是一个风险无时不在的市场。您在进行证券交易时存在赢利的可能,也存在亏损的风险。请您务必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认真考虑是否进行证券交易。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


此报告旨为发给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证券”)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未经平安证券事先书面明文批准,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此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任何其他人。

此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平安证券认为可靠,但平安证券不能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报告内容仅供参考。平安证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而负上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客户并不能仅依靠此报告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

平安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分析员于发出此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此报告所指的证券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跌可升。为免生疑问,此报告所载观点并不代表平安证券的立场。

平安证券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参与此报告所提及的发行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或投资其发行的证券。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0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近期重点研究报告


本周重点报告精选(2020.08.03-2020.08.07)

【平安有色】镍行业全景图:中国镍资源较紧缺,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增长动力

【平安策略】资本市场改革系列报告之五:透视IPO新常态的表(量)与里(价)

本周重点报告精选(2020.07.27-2020.07.31)

【平安非银】 险资配置系列报告之一:低利率渐近,利差损尚远

【平安研粹】2020年8月市场观点

【平安环保】土壤修复行业专题报告:土地利用是商业模式关键,大基金助力产业发展

【平安基金研究】债券基金系列研究(三):泛二级债基的业绩归因与风格分析研究

【平安钢铁&新材料】新材料系列深度报告之一总览篇:制造强国之基,市场前景广阔

【平安汽车】电动化系列一:从蜂巢能源看动力电池格局演变

【平安汽车】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智能化系列报告(一):HUD带领新一轮智能化、渗透率逐步提升

本周重点报告精选(2020.07.20-2020.07.24)

【平安医药】第三批集采品种名单公布,关注重点品种竞争格局重构

【平安宏观】环球资产动态跟踪(第一期):美元趋势下行,大宗机遇已现

【平安策略】资本市场改革系列报告之四:开放与危机——从历史三轮危机看A股市场开放趋势

本周重点报告精选(2020.07.13-2020.07.17)

【平安智能制造】科技冠军系列报告(二):摘取光刻机皇冠上的明珠——ASML

【平安医药】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全景图

【平安宏观】全球疫情冲击研究系列专题(六):疫情冲击下的中国产业链变迁

【平安固收】全球大放水如何影响债市?——基于通胀的视角

【平安固收】债券专题报告:高杠杆的中国将走向何方?



扫码关注我们


平安证券研究所官方公众号

“平安研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